没想到很多人问我怎么才能在国外工作。恰好我刚刚经历了这个过程,就索性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。
1. 什么样的人适合
这篇小文主要是写给互联网从业者的。不过不管什么职业,最关键的是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力。
2. 什么样的人不合适
问别人这样问题的人就不合适:
- (某国)移民局的网站是什么?
- 我英语不好怎么办?
- 我有很多问题要问,你能加我微信吗?
3. 去哪个地方
在上海生活久了,我就特别向往日照充足的地方(我自己编了个成语叫“无日不欢”),所以没事儿就在维基百科上查询世界各大城市的气候。时间长了,就对此类数据简直可说了如指掌。
总结下来,全世界有且只有三块地方,四季分明且冬天不冷夏天不热、阳光明媚且雨水不多。它们是地中海沿岸、美国加州和澳洲东海岸。这样美妙的气候,就是所谓的地中海气候。
加州可以说是全世界互联网的中心,经济和文化之发达也是众所周知的,如果你实力强应该首选这里。不过加州最大的问题反倒不是对技能的要求,而是签证。H1B工作签证本来就僧多粥少,特朗普上台后就更难了。我面Google的时候,HR看到我申请了美国的职位,直接告诉我签证可能搞不定,当然后来没到要讨论签证的环节我就被拒了,这一会儿再详细说。回到主题,说实话我觉得曲线救国可能还容易点:去大公司工作然后申请内调走L1签证。
澳洲我一月份去玩了一趟。第一感觉是真是农村啊!我不是说没有高楼大厦就是农村,而是感觉澳洲不是个特别发达的地方,和同样是西方的欧洲比起来线条粗犷很多。不过天气确实很棒,即使盛夏也非常凉爽,和我国江南的那种桑拿天完全不一样。至于工作,大概是因为人太少,所以澳洲本地的互联网并不发达,工作机会很少。我大学同学移民到了墨尔本,他移民前后都在同一家跨国公司工作,他说在北京是项目追着人,在澳洲则是人找项目。
地中海沿岸中,西班牙的工作机会多一点,主要集中在马德里。另外其它大城市比如雅典也会有一些,这就要看运气了。如果你没有那么在意天气,甚至能够忍受冬天三个月几乎见不到太阳,那么西北欧有大量的工作机会,比如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荷兰和丹麦这些国家。特别是德国柏林,有非常多的互联网公司,而且创业气氛也很浓。工作语言则不必担心,我说的这些公司都讲英语。
接下来说一下日本。和中国类似,日本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自己玩自己的,但不幸的是它的国内市场比中国小的多,而且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更加封闭。对于想去工作的外国人来说,最直接的影响,就是日本很少有工作机会,至少很少有非日语的工作机会。稍微扯远一点,我一直觉得我们东亚人民有点可怜。一是发达国家(地区)极少,二是没有共同语。最发达的日本和韩国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而且不说中文或英语,说中文和英语的新加坡实在太小,稍微大一些又讲中文的台湾我们又去不了。
最后说一下工资水平。毫无疑问美国的工资最高,计算机系毕业生在硅谷(湾区)的起薪就高的惊人。西北欧和北京上海深圳似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,对我们来说甚至国内常常还要更高一些,因为工作久了就会有人脉和知名度嘛。澳洲和日本则感觉偏低。
4. 怎么找工作机会
想去海外工作,最大的问题往往是签证。你需要签证才能去国外合法生活并找工作,但反过来企业一般不会招聘没有长期签证的人,死循环。
愿意异国招人并提供签证的公司当然也不是没有,但就比例来说可谓九牛一毛。其实道理很简单:做过招聘的都知道异地招人是很麻烦的,而异国招人时,单单是协调不同时区的电话面试就不容易了,要进行现场面试和录用就都可能要折腾签证,而拿我天朝上国护照办理签证,难度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……
但工作还是要找的,办法也是有的。这里介绍我自己的做法。一是使用专门的招聘网站,比如Who is hiring、HN Hiring或AngelList,然后一家家投简历,我自己就用这个办法拿到了不少面试机会。另一个办法可能事半功倍,就是找猎头公司,比如Wantedly或Justa,把你卖掉本来就是猎头的工作,所以他们会很乐意帮你。还有一条路当然就是找人推荐,实践证明这也是非常有效的,特别是推荐你的人本身很有知名度的情况下。
5. 英语
我刚才不是说我面试Google被拒了吗,就是因为英语。
前两次电话面试,一次是和在新加坡的印度人,一次是和在悉尼的澳大利亚人,这两次主要是HR了解我过往的经历,并介绍公司和职位,难度并不大。到了技术面试(我申请的职位是产品经理),是一个以色列人从欧洲打过来的。前面几次接通后,我听不到他说话,他大概也听不到我说话,反复接通挂断几次后我们终于可以通话了,但电话效果很差,而且我完全不适应他的口音,因此大概只能听懂80%,沟通效果可想而知,最后通话突然断了,我以为又掉线了,看了一眼手机发现没有,等了一会儿,只听听筒中传来一句“Thank you for your time”……
回想一下,如果是中文面试,那么即使通话效果不佳也能比较自如的应付,换到英语,语言本身就占用了太多的思考资源,导致回答的质量就会下降。简单地说,就是还不能像中文一样轻松自如地使用英语。
之所以写上自己的这段经历,是想说明真实的海外求职是什么样的。对方并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,就降低对你语言的要求,那恐怕是在国内的外企才有可能。一旦到了海外,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的要求就会一下子上升很多。因为,面试你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,他们从小就一直在接触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,这和国内偶尔见到一个老外的情况就很不一样。当然,我申请的职位本来就对沟通能力要求很高,如果是纯粹的技术岗位,可能会容易一些。
顺便说一句,我考了一次雅思,成绩是阅读8、听力7.5、写作6和口语6.5。这分数对我来说有点糟糕,不过作为参考,如果你的口语和听力随便考一次都能拿到7.5的话,那么应该能比较好地应付面试。
6. 求职信和简历
这两样东西该怎么写,网上有很多教程,建议参考英文资料。另外无论怎样你都必须写求职信,因为这是基本的沟通技能和礼仪。我招人时,没有求职信的申请我一般都会直接拒绝掉。
7. 管理工作机会
我使用Trello管理我所有的工作机会。我把每个机会放进一张单独的卡片,标明公司和职位信息等等信息,再把这些卡片按照不同的进展放在对应的列表中,比如机会、已投递简历、面试、被拒和收到邀请等等,这样所有的机会都一目了然。
实际上我在招聘时也使用类似的做法,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习惯。
8. 面试
面试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。老实说因为此前很久都没有求过职,而都是作为面试官参加面试,所以刚开始对此相当不习惯。不过我通常会在面试前做很多准备,包括内容和话术等,实践证明这很有用。另外一个建议,就是要抓住每一个面试机会,多练习,所谓谎话说多了自己就信了 XD
9. 写在最后的话
在海外找工作比国内要难很多,但求职面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,是一件充满新意和乐趣的事情,所以不管结果如何,都可以尽量享受这个过程。
最后最后,这篇文章是在黑莓Bold 9900上写的,衷心期待有人能带领全键盘手机实现伟大复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