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中國農村發生的一件大事,就是「農管來了」。不關心政治的海外中國人,恐怕現在很多都不知道甚麼是「農管」,(官稱「農業行政執法隊」)因為大陸官媒對此有意不做報道,而海外主流媒體對這個發展的重要性則不夠敏感。不過,因為「農管」一出場就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官民衝突,這個新的政治詞彙,在許多地區已家喻戶曉,有了與「鬼子來了」相當的驚悚力。
有人把中共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社會描述為「單位社會」,也就是說,中共把所有人都納入到「單位」中,以便實行全面的社會管制。引入市場經濟,「單位社會」不斷被解構。由於人員高度流動又沒有法治,城市不得不引入「城管」,但農村怎麽辦?過去以土地集體所有為基礎、黨政合一的社會管制模式,不斷失效,而法治和村民自治又完全不可能。那麽,「農管」出台,是不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呢?我認為,「農管」出台顯然與農村基層社會的治理失敗有直接關係,但這個新的社會管制安排,有更深遠的目標,因此無論成敗,後果都將極為嚴重。
簡單地說,自胡錦濤上台,中共高層就出現一種傾向,就是把中國「北朝鮮化」,從而形成一個能與美國和西方長期抗衡、長期共存的新冷戰格局。中國經濟的高速崛起以及美國和西方的相對衰落,令不少中國精英和民眾忘乎所以,這種情緒與習近平的志大才疏結合,終於帶來了今日中國的災難局面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,美中難免一戰,但事實是,美中兩國的領導人都不想打仗,卻又不得不備戰。中國備戰,不是相信自己能贏,而是要嚇唬人,美國備戰,是怕中國恐嚇策略成功,因此必須有效威懾中國才能穩住世界秩序。在中國戰必敗且黨必亡的大勢下,習近平唯一的生路,就是回到胡錦濤的「北朝鮮化」路線。而「農管」的成敗,直接關係到「北朝鮮化」的路線是否能走通,因而關係到相對穩定的新冷戰格局能否形成。
有人說,經濟崛起的中國已經沒有內政問題,只有外交問題,這與事實完全不符。戰爭是政治的延續,而外交更是內政的延續。那麽,「農管」所體現的「北朝鮮化」路線在中國可能成功嗎?從長期看,中國「北朝鮮化」最終是必定失敗的,不僅因為其內涵的反人類價值,而且,一個超大國家走上這條邪路,不僅必然會自毀,也必然會毀人,從而招致國際社會的全面反制。但是,從短中期看,不能說完全不可能,關鍵原因是有太多中國人怕亂,也有太多外國人怕戰,中國人怕亂,外國人怕戰,兩種力量的合力,給中國的「北朝鮮化」帶來可能。
不過,我相信「農管」失敗的可能要大於成功,主要理由就是習近平的班子和當下的官僚隊伍,成事不足敗事有餘。「農管」的失敗會大大增加中國內亂的風險,這一點不難理解。容易產生分歧的是,中國發生大規模內亂是否還有機會避免?國際社會,特別是美國和西方要不要對此有所準備?我不願認同聽天由命的文化宿命論,也不能接受把現在的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洋人和已故之人的邏輯。因此,我認為美國的精英和華人的精英,不僅要為台海戰爭做兵棋推演,也應該為中國內亂大爆發做預案推演。因為中國內亂之慘烈,從不亞於戰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