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伦:从恒大危机看中国经济模式的悖论

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成长壮大的恒大,如今的危机是否仅仅是企业经营失策?眼前危机和它所置身的政策环境有何关系?我们电话采访了法国塞尔齐-蓬德瓦兹大学教授张伦先生。

 

张伦先生认为,恒大危机的出现有其结构性的因素。恒大眼前的危机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情形。

张伦:"从整体来看,恒大危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。它有其结构性的因素。其实并不只是恒大一家的问题。如果看一下中国国内那些重量级的房地产企业,相当一部分,包括碧桂园,包括绿地等等,都开始出现很重要的问题。下一步会不会有其它重量级的房企发生与恒大类似的危机,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可能的。这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历史时期会发生的一些必然的情形。如果我们回头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,房地产业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。即使是在最近一两年,尽管中央不断推出政策,比如三条红线、去杠杆,减少债务、提出"房住不炒"等等,但房地产业数据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仍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的直接贡献大概就有13% - 14%。加上上游产业的各种各样的贡献,占比可能达到16% - 17%。如果再加上其它,比如土地购置费等,房地产业整体对经济的贡献可能达到25% - 26%,也就是四分之一!中国政府相当一部分收入,30% - 40% 都与房地产有关,尤其是地方政府。这样一个产业结构,如果房地产出问题,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冲击相当大。"

"为什么现在又不可能不出问题呢?我们不用做更系列的分析,就只看一点,看中国人口的下降趋势。房子太贵,没人买。买不起,就不想生孩子。而孩子越少,房地产就越有问题……而且,近几十年的发展之后,中国人均住房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准。同时,中国的收入结构又非常不合理。李克强总理去年就曾说:中国还有六亿人,平均月收入只有一千元……所以造成产业结构扭曲、投资结构不健全,等等,所有这些环环相扣。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三驾马车之一。而30%,甚至50%的投资都与房地产有关。这样的结构完全是不合理的。"

"另外,居民没有正常的投资渠道,而通货膨胀,许多人因为要养老、教育等各方面的需要,必须要资产增值,但股市黑幕太多,也不振,入不敷出,就只好把钱投入到房地产。但这又拉高了房价,房价拉高又令许多购买者自我论证:买房保值……官方呢,它要经济增长,明知房地产危险,但必须维持房地产业的增长。所以我们看到政府一会儿控制,一会儿放。一会儿"限购",一会儿开放……就是希望以时间换空间,让这样一个带有骗局性的泡沫经济的格局能慢慢消化下去。中国家庭75%的财富都与房地产有关。所以,这样,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,而且也是政治问题。我认为,这一次,不管怎样,中国政府最后会想方设法让危机过去。即使损失惨重,也会让恒大危机,像海航一样,平安着地"。

"但是,中国经济本身结构不健全的问题、这个巨大的泡沫、财富病态似地疯狂增长,以及权贵结构,也包括很多普通人对财富的渴望、那种中国故事盲目的骄傲,等等,都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。"

"这种泡沫性的状态,中国政府其实也清楚,这些年都希望改变这种方式,想看看能不能把它拉到新兴经济产业结构,用新经济,用高科技经济等来替换现有的发展模式。船大难掉头。但掉头已经不得不做。这个过程中,就充满了很多巨大的风险。恒大危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出现的。中国这条大船能不能成功掉头,那是另外一个问题。"

中国经济的一个悖论:政策介入性很强

法广:政府近期对房企定出三条红线,是想避免危机,但结果是导致了恒大濒临破产。政府是否是有意戳破泡沫呢?

张伦:政府是希望这个泡沫一点点瘪下去,争取时间,一点点把它消除掉。但是这牵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……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悖论,政府的介入性非常强。政府的介入性造成的各种各样的扭曲极其庞大。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,本可以用市场来调节。市场也有可能失灵,然后再由政府出面。但中国情况是,政府本身就在其中介入很深,所以,推出政策的时候,有可能打击到整体结构性的因素。这不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。(政府介入)是中国的强势,但现在可能也是它的负面因素。一旦政策出台,有可能打击到整个产业。这就非常麻烦。

中国需要对整体发展模式做战略性的思考和调整

法广:中国政府近期连续推出一系列措施,引起包括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经济走向的忧虑。比如收紧对高科技企业,尤其是高科技龙头企业的控制,还有取消补课补习班,提出共同富裕,等等。这些措施表面上看涉及不同领域,但是这些措施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呢?

张伦:"基本上,我觉得是中国积攒下来的危机性因素太多,政府希望控制一下私有产业的增长,特别是对大型企业,不仅仅是针对房地产企业,也不止是针对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信息巨头,也包括教育等其它领域。从中可以看出背后(动机)是希望处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,让结构更合理些,走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模式,创造内需,促进消费增长,让收益更平等,等等。所有这些措施都有这些考虑在其中。但问题是中国缺乏基本的整体制度架构,比如尊重产权,按照法律,合理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不恰当的企业发展问题,等等。(政府)完全是通过权力杠杆处理一切问题,这里就有很大的风险。比如提倡共同富裕,就要打击重要的企业家。当然,这些年,资本过度扩张,带来许多问题,比如财富不均,这毫无疑义需要调整。包括对大企业,要怎样适当地反垄断,这都是可以讨论的,也有一定的合理性。但是,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动用权力,今天是座上宾,第二天就可以下一道指令,甚至动用纪委等插手经济……这种命令经济、计划经济的方式,一定会伤及到中国的财富创造。把企业家都打垮后的那一天,中国不会得来共同富裕,而很可能是共同贫困。"

"中国应该走向:凯撒的归凯撒,上帝的归上帝。中国要完成一些政治方面的调整,就是说政府参与经济、管理经济方式也要现代化,要用法律的方式,用尊重产权的方式,才可行。过去这些年,由于是野生放养,这虽然保证了一定的自由空间,造成了一些企业急剧增长,但这其中也有与官方的权贵结盟,造成一些企业完全不可思议的壮大。比如海航集团,恒大一定也有类似的问题。海航在几年内就窜发成一个庞大的企业,谁也不清楚它的产业到底是什么、什么道理成就了它的成长。这背后当然有权钱交易支撑着。结果是,尾大不掉,出现很多问题,给国家造成损失,让社会、让普通的投资者遭受损失的时候,为了政治稳定,政府又不得不回过头来杀这些企业……以中国现在的政治结构,这个悖论是无解的。必须对这种结构加以调整,中国的经济才可能走向正常。"

"中国如今走到一个阶段,要对整个经济发展、对中国模式整体做战略性的思考,和根本性的调整。这样,这个国家,这个民族才可能有未来。"

法广:但是,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,政治政策对经济的干预是越来越多,而不是越来越少。如今面对危机,您觉得政府会在这个方面做出改变么?

张伦:"不会的。政策的介入恐怕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趋势。这种趋势也一定会伤及中国的经济发展。现在恒大危机来了,它当然会动用国家所有力量,把各种各样结构性的问题,暂时平稳住,不要引发整个经济崩盘和社会动荡。但是,要知道,这些不解决根本问题。对根本问题,该开刀的,得开刀,该切除的,得切除,才能解决问题。但我们看不到中国政府显示出这样的姿态,更多是在使用毛时代的一些方式、用权力来应对现在的危机。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埋下更多的危机。我们只能希望中共领导人能有些前瞻性,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。但是从中国政治现在这种状态,从习(近平)所展示的这种毛式的管理思想来看,我不敢乐观。"